NotesWhat is notes.io?

Notes brand slogan

Notes - notes.io

存不存钱生活大不同!

钱是存出来的

  大卫·巴哈是全美首席理财大师,在谈到“幸福”时,他认为重点在于三点:

  你想当什么人?

  你想做什么事?

  你想拥有什么?

  财富无疑是很多人所渴望的,当上有钱人,买豪宅、开豪车、周游世界……梦想清单中的大部分内容都离不开钱。可在许多普通工薪收入者眼中,这些梦想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现实,即便他们一辈子辛苦打拼,都无法变得富有。

  不过,在巴哈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当他还是一个典型的高薪“月光族”时,巴哈遇到了吉姆夫妇。拿着不怎么丰厚的工资,却坐拥200万美元净资产,不靠继承,没有中过彩票,吉姆夫妇的每一元资产都是靠“存钱”攒下的。这让巴哈意识到,钱真的可以存下来。

  “先存再花”的理念改变命运

  巴菲特曾说过,“开始存钱并及早投资,是最值得养成的好习惯”。在吉姆夫妇身上,这句话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巴哈遇到吉姆夫妇时,他们才50岁出头,尽管都是普通的工薪族,但两人的净资产已达到200万美元,光是股息、利息、足金,就足够他们提前退休的了。通过了解后巴哈发现,原来吉姆夫妇所遵循的法则就是“先存再花”。

  与很多美国人的消费理念不同,吉姆夫妇总是会在刚拿到收入时,就自动提出一部分转到专项账户中进行储蓄、投资。起初收入较低时,比例较低只有4%,后来随着收入增加,这一提取比例也上升到了15%。他们的专项账户也从投资共同基金拓展到了房产账户、退休账户等等。

  “看不到的钱就花不掉。”正是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吉姆夫妇才渐渐成了有钱人。

  这种先存钱再花钱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例如,KTV唱歌、几顿美食、逛街淘点小东西,都是不太奢侈的享受,但它们却能令你手中的百元大钞消失不见。而若到手的薪水先被拿走一部分用于储蓄,那么剩下可供支配的自然变得有限,这时候,再大手大脚的消费者想必也得精打细算起来吧。

  积少成多不是梦

  “依靠存钱真的能从普通工薪族跻身富人行列吗”?“月复一月的积累真的能换来可喜成绩吗”?如果你还对吉姆夫妇的致富之路有所疑问,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计算。

  假设你每月的收入为5000元,拿出其中的20%也就是1000元进行储蓄,那么按年利率3.5%计算,存上5年,你的存款金额就能达到65000多元。要是每月存入2000元,5年就能突破13万元!

  看到了吗?攒下人生第一桶金并没有那么难,钱真的可以存出来!

  不过,在物价快速上涨的时代,你可能会说,这样的存款利率还敌不过通胀率,钱不是越存越少了吗?

  的确,在计算存款实际增值时,我们需要将通胀率考虑在内。也正因为这样,传统的储蓄方式如银行存款等,一般只适用于存钱的初级阶段,也就是从“无产阶级”迈向“低产阶级”的过程。当你拥有了一定的积累后,采用更灵活、收益效果更佳的投资工具才是更好的选择。

  在选择投资工具时,一般有几个要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便于操作。若存钱过程太过复杂,相信很难有人能长期坚持,而智能化的存钱工具才是省心省力的选择。

  其次是这一工具必须具有一定强制性,如定期定投。只要把认购日期定在工资入账后几天,就能确保资金成功转出。

  第三是具有波动性。波动较大的产品往往能让投资者收益更多。因为定期定额的购买方式平摊了成本,而大幅的波动能给予投资者较大的获利空间,反之波动较小的产品虽然够稳,但可能与银行存款类似,不具有收益上的优势。现在,除了基金定投外,黄金、投连险都可以分期买入,这些产品的波动性都较好。

  此外,中途不易赎回的产品对定力不足的储蓄者来说更合适。比如当你选择期缴投连险,那么一旦开始就要长期坚持,因为产品本身设有初始费用、账户管理费、手续费等,短期退保的成本会很高。

  当然,有高收益可能就有高风险,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投资品种,你最好先了解,或是敬而远之,或是在学习相关知识后再做选择,否则,很难保证你的钱不会越存越少。

  走向目标的第一步

  排斥存钱的人往往认为——“存钱会令生活品质降低”。而这个问题的关键似乎又回到了巴哈对于幸福的提问。

  当你的幸福仅仅来自看一场演唱会、做一次舒服的按摩、或是买下一个名牌包,那么存钱的意义或许真的不大。因为这些目标是你唾手可得的,花钱本身换来了你最大的满足,而存钱却会降低幸福感。

  但要是你所期望的是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不愁医疗费、不愁养老金,还能时不时地到世界各地度假旅行,那么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存钱是走向目标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尽管在此过程中你的消费能力可能有所降低,但只要离目标越来越近,成就感、幸福感自然就会产生。

  可以说,追求不同,选择的生活方式就会不同,所树立的财富观念也会不同,最终的结果必然迥异。

  有人选择辛苦地存钱,却觉得是享受;有人选择快乐地消费,同样也是享受。生活中的你,更像谁?又更想成为谁呢?

  存钱不存钱 生活大不同

  夏雨与林雪是同行姐妹,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对财富的不同理念,让她们的资产在工作7年后,有了近百倍的差距。

  一条起跑线,7年资产相差100倍

  在大学本科毕业后,夏雨进入公关公司工作,短短7年时间,她已经拥有了近200万元资产,其中包括市值近100万元的房产。而与她同时大学毕业的林雪也在公关公司任职,虽是同行姐妹,可她除了账户上仅有的2万多元积蓄外,再没有其他资产。

  是什么让两个人的财富天差地别?是工作收入还是家庭背景?全都非也。这样的区别仅仅因为一个会存钱、知道如何有目标地存钱,而另一个则更愿意在没有压力、想到哪做到哪的生活中走下去。

  如果是你,更愿意成为谁呢?

  不同成长环境,换来不同财富理念

  对夏雨来说,钱是重要的。从小家境一般的她在10岁时就学会怎么挣零花钱,“用田里挖来的蚯蚓吊龙虾,再拔了芦苇到菜场烤了龙虾卖,这样一天可以挣3元拿来买冷饮吃”。再大一点,她利用寒暑假给五金厂拧螺丝,“拧一个是1分钱,一个假期可以赚十多块钱,能够买些可爱的文具用品”。与同龄人相比,夏雨早早体会了赚钱的乐趣。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她很早就明白,愿望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实现。

  终于到了读大学的年纪,勤工俭学撑起了夏雨的生活费。大一刚开学不久,她就接连报名参加了家教部、电视台、杂志等多份兼职。“家教一周接2份,每份2次,每次2小时。”夏雨说,按每2小时35元的课时费计算,一周的收入就有140元,加上电视台、杂志的勤工俭学收入近500元,每月的生活开销完全不成问题。不过那时候,她赚钱的目的还只是为了花钱。直到夏雨为家里买下第一台彩电,她才真正体会到存钱的魅力。

  2004年3月,临近大学毕业的夏雨在公关公司实习,收入3000元,她开始考虑为家里换上彩电。“为了买那台彩电,我有3个月的时间省吃俭用,除了房租外,别的能省则省,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就跑去银行查账户里多了多少钱。”夏雨说,看着账户金额一点点变多,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3个月后,家里终于买上了第一台彩电,那一刻父母脸上的笑容和骄傲令她至今难忘。后来,夏雨又通过存钱为家里买了冰箱、空调。存钱带给她的,不仅是最终的成就感,更成了享受的过程。

  2004年7月,正式从学校毕业的夏雨顺利留在公关公司工作,月收入上升到6000元,而且在工资基础上还有特别奖金。那时候的她已经树立起自己第一条财富理念:“初期财富靠积累。”夏雨把第一个长期目标定在20万元。

  与夏雨相比,林雪的成长道路可谓丰衣足食。家庭条件较好的她似乎从未为吃穿犯过愁。在她的印象中,总是常常有好看的裙子、鞋子。“小时候父母总会给我零花钱,小学的时候每周5元、10元,初中更多点,主要是给我每天放学买零食、买文具用的”。而稍贵些的东西,只要林雪想要,父母几乎都会满足。

  从小成绩优异的林雪顺利考上大学后,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加上父母给的生活费,她在大学的生活过得很是宽裕。

  “钱的作用不就是让生活更好吗?存钱只会苦了自己,还不如花钱来得开心。”林雪一直这样觉得。所以当她大学毕业进入公关公司后,当她的收入同样有6000元时,她想到的并不是存钱,而是如何花钱享受生活。加上父母都有较好的收入和退休保障,林雪并没有后顾之忧。

  可以说,正是从小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给了夏雨和林雪完全不同的财富理念。

  工作前3年,存款差距已经不小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近3年时间里,我每月的所有花销基本只动用特别奖金。换句话说,就是6000元的工资还有年终奖金能全部存下。”夏雪描述工作前3年的存钱经历。那时候的她,过着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拮据”日子。

  “可以不打车的就坐公交、地铁,可以不坐车的就走路,可以不打电话的就发短信、发邮件,可以不下馆子的就自己买菜做饭吃,买鞋子从来不看100元以上的,有可以穿的衣服就不买新的”。夏雪对自己“吝啬”到了极点。有一次,公司活动的地点在上海古北地区,而夏雨租住在浦东张江。活动上午8点开始,她就6点起床,换了3辆公交,足足花了2个小时赶到现场。

  或许这样的省钱方法在很多人眼中近乎“折磨”,但夏雨却很是享受,因为她账户上的数字正一点点增长起来。在短短3年时间里,夏雨银行账户的存款从四位数变成五位数,又从五位数变成六位数。“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每一分钱都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我常常会时不时地看一看余额,激励自己继续存钱”。2006年底,夏雨换了一次工作,跳槽升职后的她年收入可达20万元。2007年4月,夏雨的账户存款已达到了23万元,存20万元的目标顺利实现。

  与夏雨相比,林雪对自己可没那么“吝啬”。该吃的吃、该买的买,甚至连她自己都不明白,每月的收入是如何被消耗掉的。“反正除了每月给家里2000元的贴补外,我身边基本没什么存款。”偶尔信用卡里欠费较高时,她还不得不向父母申请“援助”。

  就这样3年之后,林雪的积蓄只有2万多元,而且还是父母用每月2000元的贴补替她存下的。

  仅仅3年时间,夏雨与林雪的资产差距已有20万元,而理念的不同似乎注定了她们在财富道路上越离越远。

  买房之后,差距越来越大

  2007年中旬,夏雨买房了。

  买房的原因,一是租约到期,已经多次搬家的她不想再那么折腾;二是她发现了房产的保值增值功能。想到父母身体都很健康,养老金并不急用,她决定先买房。

  “大房子当然是买不起的,我就找了一间40平方米的小房子”。最终,在亲友的赞助下,房子以36.8万元到手,没向银行贷款。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夏雨就把欠款连本带利全部还清了。现在,这套不起眼的小房子市值近100万元。

  而林雪至今与父母同住,名下并无房产。

  投资与否,存款速度大不同

  还清借款后,夏雨的存款所剩无几,她又要重新存款了。不过此时,收入大幅上升的她认真审视了存款方法。“当时我为很多金融机构服务,会接触不少业内人士,耳濡目染下,也就有了投资的意识”。夏雨意识到,靠收入结余存银行有些“慢”,只有投资才能让资产连滚翻,她把这称为“后期财富靠投资”。

  夏雨选择了股票。

  与很多只听消息跟风的股民不同,夏雨自学研究K线图,随着理论知识的积累,她分批把收入结余投入股市。在2007年底至2011年底的4年间,她的收益达到了20万元。加上存款部分,全部金融资产累计突破100万元。

  而就在夏雨坐着财富电梯一路上行之时,林雪还生活在她原本的状态中。不变的工作、不变的收入、不变的花销,还有不怎么变动的账户余额。

  林雪很少参与投资,“股票、基金都风险太大,投资的钱万一打了水漂,还不如自己花掉”。在她看来,与其为了不确定的收益冒风险,不如实实在在地过舒服日子。

  也就在这样完全不同的理念下,7年时间令她们一个成了坐拥200万元资产的“小富婆”,另一个则是没房、没钱的“无产阶级”,财富差距竟有上百倍。

  现在,懂得财务规划的夏雨又总结了第三条财富理念——“尽力赚、量力花”。在投资股票的几年中,她开始把生活的重心从尽力省钱、攒钱,逐步过渡为适度消费。

  “我会把收入的20%用于消费,20%进行定存或购买短期理财产品,60%投入股市”。在夏雨看来,只有把收入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防范风险、未雨绸缪,为父母和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而看着夏雨一点点在财富道路上前进,林雪也曾无数次地想要存钱,不过,或许是意志力的缺乏,亦或是动力不足,她总是半途而废,账户上的数字上上下下就是没多大突破。

  如今的你,更像夏雨还是林雪?又更愿意成为她们中的哪一个呢?

  存钱,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难,如果用好理财工具的话,加上持之以恒,就能够事半功倍,让小钱快快变大钱。

  聪明存钱来支招

  文/本刊记者 尹娟

  儿时,父母都会为我们准备一只储蓄罐,平时零碎的硬币、零钞积攒起来,便是我们人生中第一堂存钱课。现在,我们的“储蓄罐”越来越聪明,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智能转存用好“小钱”

  要想实现聚沙成塔,第一招就要善用各种各样的“智能转存”功能,把小额资金及时转化为定期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让我们的储蓄池里永不枯竭。

  定时转存,活期变定期

  浦发、民生、招行、交行、兴业等多家银行卡都具有这一功能,使用起来也很方便。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张银行卡内设有了多个账户,活期账户和多个不同期限的定期储蓄账户。按照客户的需要,持卡人可以预先在银行柜台上设立一定的资金“触发点”,超过触发点的活期存款,银行系统就会帮你自动搬家,挪到指定的定期储蓄账户上,从而为卡上的现金获得了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

  在这种定、活期存款约定转存的管理中,一般会有两种模式。一种以浦发东方卡为代表,设定好活期存款账户的资金额度,比如设为1000元,那么当你卡内的活期存款高于1000元,银行就会自动地把多出来的资金转到你事先指定的定期存款账户上(3个月、半年、1年等)。还有一种正好相反,设定好定期存款的数额,其余的资金则划转到活期账户里来,民生卡的“钱生钱理财”就属于这一类型。

  如果需要动用资金,也没有问题。银行卡会逆向实时地把你存入定期储蓄账户的资金再搬出来,保证你的资金调度。当然这部分资金如果还没有存足期,就只能按活期储蓄来记息了,定期账户上的剩余资金则可以继续享受定期存款的收益。民生卡还有一种功能,当你在商户消费时,消费金额超过了活期账户的余额,民生卡还可以将你的资金从定期账户中调度出来供消费之用。如果你能在当日就将不足的活期账户余额补足,银行还可以大度地不计较定期账户调度出来的资金的利息损失。

  智能约定,零钱变投资

  货币市场基金和短债基金也是很好的资金管理工具,它们的流通性强,收益率可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媲美,而且采用了逐日计提收益的办法,申购、赎回过程中也不会产生费用支出。因此,在高阶版的约定转存功能中,也把此类型的基金当作了新的转存对象。

  其中,招行的“溢财通”平台采用了与招商基金的合作。你只要在招行开通“溢财通”功能,并进行约定转存的设定,高于设定金额的资金就可以自动转成招商现金增值基金。比如,设定5000元为账户保留最低现金余额,开通“溢财通”后,招行系统将每天检查账户余额,若日终处理时账户余额高于客户设定的5000元保留余额,高出的资金就自动溢出申购招商现金增值基金,这样多出的资金就可以享受到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

  工行的“利添利”账户也有类似的功能。在已经推出的产品线中,你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把自己的闲置资金以约定转存的方式投资于工银瑞信、华安、南方、诺安、广发、中银、建信、博时多家基金公司的9只货币市场和短债基金产品。“利添利”账户还可以确定自动申购的上限水平和自动赎回的下限水平。当你指定某只基金“利添利”账户后,当该账户的存款余额超过事先确定的上限水平时,超过部分金额自动转入基金交易账户,自动进行基金申购;当该账户活期存款余额低于下限水平时,自动发起基金赎回申请,使该账户的余额回复到上限水平。这样,既保证了你的活期账户中留有足够的余额,又可以让闲置资金获得更高的理财收益。

  定期定额贵在坚持

  自然不能不提的还有“定期定额”投资。定投的本质是一种固定的持续投入机制,不仅能够起到均化投资的成本,减少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在存钱的过程中,它的强制性机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定投基金是我们最常见的品种,除此之外,黄金、投连险都可以用定投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首选波动较大的产品

  一般来说,波动越大的基金越适合定期定额投资方法。像股票型基金和积极配置型基金,尤其是比较激进的基金,此外指数型基金也可以作为投资者定投的一种选择。

  在定投的设置中,需要关注的是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定投的资金。定投资金量既与我们的收入、结余能力相关,也要与我们的未来理财目标相结合。通常理财师会建议投资者为自己的一些理财目标,如养老、子女教育、买房等设立单独的定投账户,结合投资的时间来确定每个定投周期投入的资金。

  二是定投目标的选择。定投的基金数目应结合组合中基金的数目而定。如果基金的投资方式结合定期定额投资与一次性投资,定投的基金数目一般不宜过多,3到5只是最适中的。

  三是定投周期的确定。大部分工薪族适用的是以月作为投资周期,将收入中的一部分直接转入到当期的投资账户中。如果你的收入周期较长,也可以设定为按双月、按季度等等。

  在定投的基础上,基金公司和银行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定投”计划,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对于定投的周期、资金额进行相应幅度的调整,较之简单固定的定投计划来说,让定投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智能。

  用好货币基金“钱袋子”

  货币基金的定投主要功能不在于平滑投资成本,而是把货币基金当成一个“钱袋子”,不仅能大力发挥存钱的作用,还可成为投资转换的利器。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按日累计。目前货币市场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在3.6%左右,比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还要高;而且货币市场基金的购入门槛较低,1000元以上就可进行申购,更加适合闲余资金的管理。因此,货币市场基金不仅能够起到“钱袋子”的作用,还是个高收益的“钱袋子”。

  往“钱袋子”里存钱有两种方式,一是定期存钱,定期充值“钱袋子”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起强制储蓄的机制,帮助资金获得更多的收益。比如你可以将工资日的第二天设定为定期充值的扣款日,设定扣款的金额,这样工资账户上的资金就可以自动进入“钱袋子”了。第二种方式是自主充值,像马上就要迎来农历新年,不少公司的年终奖即将发放到位,很多人对于年终奖的用法还没有明确的想法,暂时充值到“钱袋子”中就可以为资金找到临时的管理途径。

  同时,货币基金还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投资平台,使我们的存钱计划效率更高,收益更丰。

  很多基金都开通了“智能定投”和“智能赎回”的功能,钱袋子在其中就类似于一个蓄水池。你可以按照指定的指数点位,如上证指数,确定是否购入或是赎回股票型基金,而在不同的点位基金定投、赎回的金额也会相应有所不同。如果把“钱袋子”与这些功能进行组合,当指数走高时,可降低定投的份额,资金就停留在“钱袋子”中获得低风险的收益;当指数走低时,定投比例加大,资金可以寻求更多的市场机会。智能赎回也是同样的道理。

  定投黄金积存

  事实上,可供定投的品种越来越丰富,黄金也是其中的一种。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黄金市场上震荡加剧。为规避金价大起大落带来的价格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部署投资计划的方式逐步买入。

  比如,工行贵金属中心的“如意金”积存计划(Gold Accumulation Plan)。与一次性投资黄金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如意金”积存计划也是运用按期投入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按期进行黄金的投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缓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另外,这种积存计划的起点金额小,每个月从投资200元起步,对于资金量有限的投资者来说,分笔购入的方式既起到了分散投资的作用,又不会对其他的财务投资计划产生影响。

  就和基金定投中的“微笑曲线”一样,只有在震荡市中,“积存金”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获益。因此“积存金”计划也为投资者灵活操作提供了可能。你可以通过网银随时更改、中止或是启动自己的“积存金”计划,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黄金投资者来说,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拥有更灵活的操作空间,使黄金积存更超值。

  期缴投连险

  与传统的寿险产品相比,投连险的保费分作了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两个部分,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会按照产品中所规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而在投连险产品中,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多种的期缴方式来取代单一的趸缴方式。也就是说,投资者也可以以定投的方式来进行投连险的投资。即使用期交的方式来缴纳保费,尤其是在股市震荡的环境中,期缴投连险的产品也不断出新。期缴投连险的概念与基金的定投极为类似。期缴可以选择月缴、季缴、半年缴、年缴等,通过不同时间点入场,由此拉平成本,也可避免高进低出的风险。

  与单纯投资于基金产品相比,投连险最大的优势显然在于它所提供的保障功能。事实上,在投连险产品中,由于风险保费的收取采用自然费率的方式,比定期寿险的费率还要低。因此,投资者可以将省出的风险保费投入投资账户,从而用于投资,在长期内获得更佳的收益。

  由于投连产品与投资市场的相关性较大,波动性也比较强。因此定期定额的期缴方式,同样可以发挥出平均成本的作用,降低投资账户中所产生的风险。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开设有投连险定投的功能,可以选择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或是按年的缴费方式。

  因此,如果家庭保障覆盖不全面,投资者倒不妨可以考虑一下,在你的定投计划中增加一些投连险产品。

  存钱道路上陷阱重重,学会避让,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避开存钱之路三大陷阱

  文 本刊记者 张安立

  即便都是有志于存钱者,收效也可能大不同。“为什么有人就能存下钱,有人却总存不了钱”?思考这个问题,需要正视存钱过程中最常遇到的三个陷阱。

  陷阱1:等收入增加了再存钱不迟

  避让之策:养成存钱习惯,零钱积少也成多

  “收入就那么点,怎么存钱啊”?

  “我不是不存钱,是没钱可存啊”!

  “等我涨工资了再开始存钱吧”。

  这样的想法是否经常在你脑海中回荡?它们是否成了阻碍你存钱的最大障碍呢?

  要想存钱,你必须马上制止这样的想法!因为当消费一旦成为习惯,薪水增加的同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要想存钱,根本是白日做梦!

  收入3000元时,你对服装、交通工具、用餐地点的要求可能很低,淘小店便宜货、坐公车地铁上班、在家门口的小店填饱肚子……对你而言,这些都不算“委屈”。可当收入上升到3万元时,平心而论,又有多少人还会乐于穿几十元的衣服、每天挤公车地铁上下班、到卫生条件都不让人放心的小馆子里吃饭呢?或许那时候,你想做的是买名牌服饰、开轿车上下班、出入高级场所用餐等等,就连旅行也不再甘心“自虐游”,而会追求奢华游吧。

  于是,尽管收入成倍增长,可消费也不断上升,自然很难变得富有。

  从现在起,别把那些零零总总的花销不当回事,赶快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存钱行动起来!

  陷阱2:收入-支出=储蓄

  避让之策:收入-储蓄=支出

  安排每月的收入时,你先想到的是支出还是储蓄?

  “我那么精打细算过日子,怎么还是没钱存下来”?感慨之余,想想这是为什么吧。

  很简单,因为你的存钱公式用错了!

  采用“收入-支出=储蓄”的存钱公式时,你的存款需要根据支出的高低来决定,处于次要位置。不妨换成“收入-储蓄=支出”,这样,你首先想到的是储蓄,在扣除每月需要存下的钱以后,剩下的钱才能花销。

  这一个减法公式转换看似简单,实则能帮助你形成自制力,抵挡住方方面面的诱惑,强迫自己把钱存下。

  陷阱3: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避让之策:确立存钱目标,并制订相关计划

  “我也想存钱,可存着存着就突然放弃了”。

  “为什么有人可以坚持两三年,我却连半年都支撑不住呢”?

  存钱道路中,使你止住脚步的陷阱很多。如果连终点在哪里都不知道,你又怎能清楚该走哪条路,为何走下去呢?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往往会令很多人在辛苦存钱的中途“折返”。“好不容易账上有3万元了,旅行一次全花完了”。要知道这样可不行!想要将存钱进行到底,你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

  简单来说,收入1万元的人,若只把目标定在存下5万元,那可能只需几个月就实现了。实现过后,要是新的目标没有出现,那么存钱之路等于走完了。而若目标定在100万元,那显然远高于赚钱能力,除非收入大幅增长,不然的话坚持不了几年也很容易放弃。

  因此,不妨先想想你的目标该定多少,并根据目标倒推每月存款计划。当第一目标实现后,别忘了找到下一个目标,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为了存钱的长远目标,我们不妨带上四大锦囊上路,遇到了困难时就打开它,它将会帮助你走完漫长的存钱之路。

   新年带上存钱锦囊

  文 本刊记者 张安立

  说到存钱,可谓“道阻且长”。一路上要避开各种误区,始终坚持把钱存进账户中,你还需要拥有四大锦囊。它将会帮助你走完漫长的通向财富之路。

  锦囊一:量化目标,确定实施细则

  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存钱更是需要目标。

  “我想买一套房子”。这的确是个目标,不过,怎样的房子?多少价格的房子呢?目标不具体,会让人辨不清方向。何不换成“我想在上海买一套住房,最好靠近轨道交通,面积小些不要紧,有一房一厅就好”。这样一来,你就会去搜索这类房屋的市价,算算自己所需支付的首付至少有多少。又比如想要买车,就应先想好中意的车型,了解市场报价;想要出境旅行,就应了解机票价格、住宿成本、消费水平等等。

  将模糊的愿望量化后,目标会变得具体,施行起来也就更有计划性。

  你可以根据收入水平、目标年限等倒推每月所需存下的金额。例如目标30万元,月收入2万元,想要4年实现愿望,以年收益3.5%的定期存款利率水平计算,每月就必须存下5815元,以此给自己一个制约。当一步步离目标走近时,存钱自然越来越快乐。

  锦囊二:先存后用,按比例存钱

  当采用“收入-储蓄=支出”的公式安排收支后,每月薪水入账的第一件事,就是存钱。

  除了由目标倒推存款金额外,你也可以采用比例存款法。这个比例不用太高,以免影响生活品质,也不能太低,否则达不到实际的存钱目的。

  假设每月收入为2万元,从30岁开始每月存下薪水的20%,也就是4000元,使用定投基金的方式来累积,以年化收益率8%计算,到40岁时,就能存到73万元。假如愿意将存款比例提高到30%,那么只需9年多的时间,就能拥有人生第一个100万元,同样习惯一直坚持到60周岁时,就能坐享900万元的财富。

  锦囊三:选择自动化存钱工具

  单凭意志力或许不那么靠谱,要坚持存钱,你需要的还有自动化存钱工具。

  就以基金定投来说,只要把认购时间设在工资入账后两天,不需要你亲自跑银行,系统就会自动把预设的定投金额从银行账户中划出,再自行购买基金。这样一来,可以强制性地留存收入中的一部分,且额度不会随消费欲望的扩张而降低。同时,由于赎回需人工操作,对存款者来说也降低了中途放弃的可能性。

  锦囊四:巩固存钱意志力

  要克制消费欲望,理财工具能帮忙。

  记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将自己每一笔消费,全部记下,月底进行盘点,你就能找出消费“漏洞”了。

  大卫·巴哈曾说过,每天少喝两杯拿铁,30年就省70万元。意喻看似不起眼的琐碎开支,也可能日积月累成为大笔可观财富。

  如果觉得手工记账方式不够方便,容易半途而废,你不妨试试手机记账、网上记账。部分信用卡中心会对持卡人的每月账单进行分析,用图标的形式告知消费类型占比。这些都是防止财富从指缝不经意溜走的最好方法。
     
 
what is notes.io
 

Notes.io is a web-based application for taking notes. You can take your notes and share with others people. If you like taking long notes, notes.io is designed for you. To date, over 8,000,000,000 notes created and continuing...

With notes.io;

  • * You can take a note from anywhere and any device with internet connection.
  • * You can share the notes in social platforms (YouTube,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etc.).
  • * You can quickly share your contents without website, blog and e-mail.
  • * You don't need to create any Account to share a note. As you wish you can use quick, easy and best shortened notes with sms, websites, e-mail, or messaging services (WhatsApp, iMessage, Telegram, Signal).
  • * Notes.io has fabulous infrastructure design for a short link and allows you to share the note as an easy and understandable link.

Fast: Notes.io is built for speed and performance. You can take a notes quickly and browse your archive.

Easy: Notes.io doesn’t require installation. Just write and share note!

Short: Notes.io’s url just 8 character. You’ll get shorten link of your note when you want to share. (Ex: notes.io/q )

Free: Notes.io works for 12 years and has been free since the day it was started.


You immediately create your first note and start sharing with the ones you wish. If you want to contact us,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mail: [email protected]

Twitter: http://twitter.com/notesi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notes.io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notesio



Regards;
Notes.io Team

     
 
Shortened Note Link
 
 
Looding Image
 
     
 
Long File
 
 

For written notes was greater than 18KB Unable to shorten.

To be smaller than 18KB, please organize your notes, or sign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