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what is notes.io? What is notes.io?](/theme/images/whatisnotesio.png)
![]() ![]() Notes - notes.io |
良心測評 | 不想再受磨腳之苦?來看看怎麼選到最合適的跑鞋
長時間以來,“緩震,穩定,控制”這些概念已經完全成瞭消費者們在選購跑鞋時的聖經。在八十年代,關於哪種材料能制造出最好的跑鞋緩震系統,各跑鞋品牌紛爭不斷。通過堆積氣墊、凝膠、聚氨酯或者特殊泡沫等材料,跑鞋的鞋底變得越來越厚。然而跑鞋預防受傷的能力卻並沒有增強。
跑步時,每次落地,腳部都得吸收兩到三倍於你體重的沖擊力。跑鞋應該起到減少地面沖擊力、支撐足弓的作用。我們在實驗室的檢測和實際使用測試將向您展示:怎樣針對不同腳型特點和跑步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鞋。
哪些鞋分別適合哪些人群?我們檢測瞭17款男士跑鞋——中性跑鞋,穩定型跑鞋以及較為特殊的赤足跑鞋。這主要是按照跑鞋支撐能力的差異來分類的。根據自身身體素質、訓練程度和跑步強度的不同,每個人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這次我們並沒有給出一個全面的測試質量總評,而是單獨對幾個重要的方面做瞭描述,例如緩震性和穩定性。
測試方法:
01
測試對象
17款男士跑鞋——其中包含10款中性跑鞋和6款穩定型跑鞋,以及1款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赤足跑鞋。
減分因素:
02
如果鞋底的抗彎強度隻有“不及格”,那麼這款鞋在耐用性這項最多隻能加一分。
03
在實驗室中的評估:
支撐性能,緩震能力和分散壓力能力
生物力學參數我們是在已經跑過一定路程的鞋子上測量的(在跑過120公裡後)。20名經驗豐富的跑者在實驗室內的特定的跑道上對每款鞋都進行瞭五次測試。我們測量瞭跑鞋的支撐性能和緩震能力,但沒有讓跑者對跑鞋作出評價。在支撐性能方面(內翻控制),我們借助電子測角儀測量瞭內翻程度和速率(通過測量跟腱偏轉角度得出)。在緩震能力方面,我們測量瞭內脛邊緣處的最大加速度,力的增加率,以及垂直力信號的頻譜。為瞭測量跑鞋分散壓力的能力,我們在腳下七個指定位置安裝瞭壓力傳感器——在腳部承受壓力最大的兩塊位置,即後腳跟和前腳掌部分。
在實際使用測試中的評估:
04
24名經驗豐富的跑者(12名腳型正常跑者和12名腳型內翻型跑者)對每種鞋型都進行瞭5公裡的跑步測試。每次跑步後,測試跑者都會在我們提供的問卷上對剛剛穿的那款跑鞋做出評價。評價內容包含例如整體印象,合腳度,擠壓點,舒適度,穩固性,緩震性。此外,跑者還需要主觀地對跑鞋做出選擇,選出他心目中的前三名和末三名。
05
由骨科醫生評估:
我們請來瞭骨科醫生和矯形鞋類技師對以下幾個方面做瞭評價:跑鞋對腳後跟的包裹,鞋底的柔韌性,鞋子的穩固性,鞋子的扭轉系統,系帶設計,合腳度以及腳趾自由度。
耐久性:
06
鞋底的抗彎強度是根據DIN EN ISO 17707標準來測試的。在將鞋底彎曲30000次之後,觀察鞋底穿刺部位的裂痕擴大情況,自發性的撕裂情況,以及一些其他的損傷。為瞭檢驗鞋底結構的耐久性,我們在新鞋的後跟內側以1200N的力測試瞭370000次,我們分別在測試結束後以及測試後24小時兩個時間點,對鞋子的變形情況進行瞭測量。鞋後跟襯裡和鞋墊的磨損程度是根據DIN EN ISO 12947-1的規定檢測的(馬丁代爾測試法),我們分別在幹燥環境(25000,50000,75000和100000轉)和潮濕環境(12800,25000和50000轉)下測試瞭各個產品。
根據AfPS GS 2014:01的規定,我們對鞋墊中的紡織成分進行瞭多環芳烴(PAH)含量檢測。所有測試的產品,我們都沒有在它們的鞋墊中測到PAH,即便檢測到瞭也隻是非常少的量。
註:多環芳烴(PAH)一種具有致癌毒性的環境化學污染物
纏線:纏在測試者腿上的加速度計和量角器。
測量:我們對每隻鞋都進行瞭百餘次壓力測試。
我 們 的 建 議
一款適合所有人的完美跑鞋是不存在的。對於挑選跑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跑步時腳部的內翻程度如何。我們在表格中給出瞭每雙鞋的支撐性能數據。緩震性則有利於保護關節。訓練有素的跑者比新手更善於應付跑鞋緩震性不足的情況。在購買之前,應該去專業的跑鞋門店或足部矯形科聽取一些分析和建議。而在最後,決定性的還是這雙鞋是否合腳。
根據你的腳來做決定
1
26塊骨頭,33個關節,還有許多塊肌肉和肌腱——它們共同組成瞭我們人類的腳部。根據跑步時腳掌落地的方式,可以得知哪些鞋型是合適的,總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中性型跑者
2
內翻型跑者
3
外翻型跑者
我的腳屬於哪一種類型?
在買鞋之前我們需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跑步時我腳部的內翻程度如何?是輕微還是嚴重?
如果隻是輕微向內撇,這種足型被稱為“正常足”。它是人體面對高沖擊力時用來保護身體的一種天然減震器。如果沒有別的腳部缺陷或是足部矯形問題,正常足穿中性跑步鞋就是合適的。
與此相反,如果你屬於跑步時向內撇較為嚴重的足型——也被稱為“內翻過度”——那麼應該嘗試一下穩定型跑鞋。它可以對腳部起支撐作用。至於內翻尤其明顯的足型,這種情況下腳部向內撇的程度太過嚴重,以至於肌腱、關節和韌帶也需要承受很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輕度平足或是扁平足之類的先天的腳部缺陷,也可能是體重過重。許多醫生都表示,過於嚴重的內翻可能會導致腳部、膝蓋或者髖部超負荷運作。
在測評中,針對內翻足型,支撐性能最強的跑鞋是Mizuno Wave Inspire 11和Nike Zoom Structure18。
針對內翻足型,測評中的其他穩定型跑鞋也都能提供相應的保護。中性跑步鞋中,大部分產品都隻在支撐性方面得到瞭“中等”或者“不足”的評價。
建議:
內翻型跑者自己往往並註意不到,他們的腳在跑步時會嚴重內翻。要想知道您是否屬於內翻足型,可以去專業的跑鞋門店進行咨詢,或者請別人和您一起跑步,讓他從你的後方觀察你跑步時的姿態。
穿哪種跑鞋跑步者會覺得更舒服?
就這一問題,我們詢問瞭24位富有經驗的跑者,中性跑步者和內翻型跑者各占一半。在實際的使用測試中,每雙跑鞋他們都穿著跑瞭五公裡。因此每款跑鞋最後都跑過瞭120公裡的路程。每位跑者都會在跑完相應裡程後對剛剛所穿跑鞋的各方面做出詳細評價:比如鞋子的合腳度,緩震性,使用感以及總體的印象。在最後,每位跑者都必須分別選出三款自己最喜歡的以及最不喜歡的跑鞋。
由這些測跑得出的結果是:大部分產品都能令測試跑者們滿意。對Asics GT-1000 3他們甚至給出瞭 “優秀”的評價。隻有四款跑鞋被他們評為“中等”。比這四款更令他們不喜的是Lunge Vivo和Nike Free。Lunge跑鞋的鞋底相對較硬,有一位跑者表示,穿著它有種踩著防水臺跑步的感覺。另一位跑者評價道:“穿著這款鞋跑一圈簡直感覺像跑瞭兩圈”。
建議:
對舒適感來說關鍵的一點是鞋子要穿著很合腳。我們請來的四位專傢都認為,合腳度是購買跑鞋時最重要的標準。鞋子必須穿起來正好合適,並且絕不能對腳部的任何部位造成擠壓。
赤足跑鞋有什麼用?
人走路時腿部關節需要承受整個人體的重量。而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兩到三倍。跑鞋的緩震功能可以保護腳部、膝部和髖部的關節。測評中各款跑鞋的緩震性能從“不足”到“非常出色”,不盡相同。測跑者們評價得出的最佳跑鞋同時也擁有最出色的緩震性。
隻有極少數跑者能適應赤足跑鞋Nike Free 5.0。在跑步時大部分人都感受不太到這款鞋有什麼優點。它在緩震性方面的缺陷最為明顯。“它的鞋底就像一張紙一樣薄,”一位跑者如此評價道,“我的腳能清晰地感受到地面上的每一塊石頭。”幾乎所有跑者都持相同意見:“這種跑鞋不適合長跑。”
我需要多強的緩震度?
之前有一項測評顯示:大部分跑鞋的性能在跑最初的50公裡時變化最大,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則都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因此,我們從生物力學的角度,對測評中已經跑過120公裡的跑鞋進行瞭檢測,包括:壓力分散能力,支撐性能和緩震能力,以上幾點都很大程度上影響瞭跑步時的受傷風險高低以及舒適程度。
檢測人員在待測跑鞋的鞋底處裝上微型壓力傳感器,再將加速度計和量角器固定在測跑者的脛骨和小腿肚上。每位測跑者在跑步時身上都配有這些裝備,所有測跑者都在一塊指定的平地上跑步,因此我們能測量出他們腳掌在落地時和離地時經受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力的數值。根據加速度計在內脛邊緣的傾斜角度以及在跟腱處偏轉的角度,檢測人員可以得出被測跑鞋的支撐性能。
由我們在實驗室測出的數據值能夠推導出以下幾個方面:跑鞋的減震性強弱如何,對內翻足的幫助有多大,以及它是怎樣分配腳部所承受的壓力的。一款跑鞋如果能均衡地分散腳部壓力,它的穿著舒適感也會有所提升。在這一點上,中性跑步鞋裡做得最好的是New Balance 880 V4和Saucony Ride7,穩定型跑鞋中壓力分散能力最佳的則是Saucony Guide 8。
建議:
對於隻接受過極少訓練的人來說,為瞭保護關節,減震功能是很重要的。訓練有素的跑者擁有更出色的肌肉群,因此他們穿緩震性不足的跑鞋也是沒問題的。
鞋子的壽命有多長?
許多供應商都建議消費者在跑過大約1000公裡後更換跑鞋。我們在實驗室裡測試瞭各款跑鞋的耐用性,包括鞋後跟襯裡和鞋墊的耐磨性。實驗證明,大部分被測跑鞋的耐用性都不錯。
然而,也有部分跑鞋沒能經受住耐力測試,出現瞭傷痕。有三款跑鞋在鞋底的抗彎強度方面都有很明顯的缺陷。Lunge Vivo的兩隻鞋底都破損瞭,有一隻是在耐力測試中被折斷瞭,另一隻鞋跟上則出現瞭嚴重的撕裂,依照跑鞋鞋底生產標準的規定,在檢測開始前我們已經在跑鞋鞋跟處進行瞭穿刺取樣,因此在鞋跟留下瞭小孔,撕裂的位置就是在這一穿刺處。Adidas Supernova Sequence和Nike Free則是在鞋底的前部產生瞭較大的裂縫。對於會經常跑步的人來說,這幾款跑鞋可能較早就會退休瞭。
中性跑步鞋
測試的中性跑步鞋最適合那些沒有腳部缺陷,或者腳部缺陷很少,且沒有其他矯形問題的跑者。在測試跑者中最受歡迎的跑步鞋同時也擁有出眾的減震效果。
支撐效果從“不足”到“中等”:
針對跑步時腳後跟會嚴重向內撇的跑者(內翻型),中性跑步鞋的支撐性大多數被評為“不足”或者“中等”。
例外:雖然Lunge將其產品被定位為中性跑步鞋,但它的支撐性能也非常出色。
緩震性能從“不足”到“非常出色”:
對於大多數業餘跑者來說,良好的緩震性對保護關節至關重要。Asics Gel Cumulus 16和New Balance 880 V4的緩震性能都非常出色。
對於訓練有素的跑者而言,中等的減震應該就足夠瞭,比如Adidas Supernova Glide Boost 7,Saucony Ride 7和Brooks Defyance 7。它們無論是後腳跟還是前腳掌部分。壓力分散也做得很好
穩定型跑鞋
對於後腳跟嚴重向內撇的跑者(內翻型),穩定型跑鞋是合適的選擇。它們提供內翻支撐,能夠穩定腳跟,幫助減輕跑步時向腳跟內撇的程度。Asics GT-1000 3不僅在測評跑者那兒獲得瞭“優秀”的評價,它還擁有非常出色的支撐效果和減震性能。
支撐效果從“出色”到“非常出色”:
所有我們測試的穩定型跑鞋的支撐性能都得到瞭“出色”的評價,Mizuno Wave Inspire 11和Nike Zoom Structure 18甚至被評為“非常出色”。
緩震性能從“中等”到“出色”:
在測試跑步者中最受歡迎的兩款穩定型跑鞋Asics GT-1000 3和Mizuno Wave Inspire 11在緩震性方面都得到瞭“出色”,它們都能較好地保護關節。緩震性被評為“中等”的Saucony Guide 8,憑借其在腳後跟和腳掌部分都很不錯的壓力分散能力,從同類別的產品中脫穎而出。
小 貼 士
跑者類型:
建議您去專業的跑鞋門店或矯形外科征求專業人士的意見。跑鞋的選擇與足型、腿型、體重、運動目標和跑步經驗都有關系。
試跑:
請您試穿不同款式的跑鞋,並做試跑,且最好是在下午試跑。若腳趾與鞋子最前端約有一個大拇指厚的空隙,那麼這雙鞋就是合適的。當然瞭,鞋子還應該穿起來合腳,不會脫落,並且不會對腳的任何部位造成擠壓。
緩震:
缺乏訓練的跑者需要一雙抗震性良好的跑鞋。而減震性更低的跑鞋往往更輕便,對跑步老手來說,此類跑鞋有助於提升他們跑步時的速度。
女士:
女性的腳後跟和腳背部分往往比男性更窄。因此跑鞋還分男女款。後跟部分必須穿起來很合適,腳趾前也應該有足夠的空隙。
服務:
如果你買的跑鞋穿起來覺得不合適,許多商鋪都接受消費者自購買日起一星期內的退貨。具體情況您可以詢問門店。
交替:
每周要做多種運動的消費者,應該準備多款跑鞋。交替著穿這些跑鞋,平均下來能減少每雙鞋的負擔。
保養:
請您用刷子和柔和的肥皂清洗跑鞋。鞋子的鞋墊應該時常拿出來晾一晾。
一起跑:
對很多人來說,和別人一起跑步會讓跑步變得更有趣,他們也更有動力去跑步。如此一來還能更好地克服內心的怠惰。
試穿:
你的鞋子必須很合腳,能很好地支撐雙腳,並且不能有擠壓感。
賽事推薦 | 超燃的垂直馬拉松來瞭!第六年又有什麼新花樣?
70歲的美國業餘馬拉松跑者選擇自殺,因其成績被質疑……
別害羞,這個小東西還真不是女性專屬!
最嚴垃圾分類法今日實施!跑步產生的垃圾,你能丟對麼?
618心選 | 性價比超高的跑鞋,比泡沫滾軸好用一千倍的神器…
世界接力賽4x200米摘銀!我行我素的女飛人,妳的舞臺不止於此
“馬拉松一姐”被開除2次,跑得最快卻可能無法參加奧運會
巴黎馬拉松的嘆息:“再見,巴黎聖母院”
跑過越野,撿過垃圾,匈牙利“滬漂”姑娘的第一張“001”
最具“人氣”的馬拉松:1800人參賽,50000觀眾圍觀吶喊
天仙駕到!讓跑者們無法集中註意力的美少女“戰士”
這年頭,連馬拉松也“耍花招“?
7款大熱門運動APP測評!跑友們最看重的是……
為什麼女性在極端耐力方面的表現優於男性?
小心機!不是禮物越貴才越愛你,情人節限定瞭解一下
切航拍鏡頭掩護也沒用!紹興馬拉松志願者“遞國旗”戲碼再度上演
運動鞋特賣
運動鞋特賣
Here's my website: https://yundongxietm.pixnet.net/blog
![]() |
Notes is a web-based application for online taking notes. You can take your notes and share with others people. If you like taking long notes, notes.io is designed for you. To date, over 8,000,000,000+ notes created and continuing...
With notes.io;
- * You can take a note from anywhere and any device with internet connection.
- * You can share the notes in social platforms (YouTube,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etc.).
- * You can quickly share your contents without website, blog and e-mail.
- * You don't need to create any Account to share a note. As you wish you can use quick, easy and best shortened notes with sms, websites, e-mail, or messaging services (WhatsApp, iMessage, Telegram, Signal).
- * Notes.io has fabulous infrastructure design for a short link and allows you to share the note as an easy and understandable link.
Fast: Notes.io is built for speed and performance. You can take a notes quickly and browse your archive.
Easy: Notes.io doesn’t require installation. Just write and share note!
Short: Notes.io’s url just 8 character. You’ll get shorten link of your note when you want to share. (Ex: notes.io/q )
Free: Notes.io works for 14 years and has been free since the day it was started.
You immediately create your first note and start sharing with the ones you wish. If you want to contact us,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mail: [email protected]
Twitter: http://twitter.com/notesi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notes.io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notesio
Regards;
Notes.io Team